99热点高清无码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vr,久久99精品一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满十八小

李守龍心理科學技術(青島)有限公司
心理測驗?問卷之父母與同伴依戀量表IPPA問卷

心理測驗問卷之父母與同伴依戀量表IPPA問卷

親愛的同學:

你好!作為中學生,父母與朋友在你的生活中都處于重要的地位。你依賴他們需要他們的關心和愛護:同時,對自己的看法,也會影響到你與他們之間的交往。為了更好的了解中學生與重要他人的相互關系,請你仔細閱讀此心理測驗問卷及回答以下問題,你的回答將作為科學研究所用,你的任何信息都作為個人隱私得到保護,不會向任何人遺漏,請放心作答!

 

   年齡:       年級:        

   性別: (1)男    (2)女

   父母是否外出務工:(1)是   (2)否   (選“是”請回答下面兩個問題,選“否”請?zhí)^)

   誰在外務工:(1)爸爸   (2)媽媽   (3)父母均在外務工

   你與父母分別時間: (1)1-3個月 (2)3-6個月 (3)半年到一年 (4)一年以

 

“1”-根本不是這樣“2”-很少是這樣“3”-有時是這樣“4”-經(jīng)常是這樣“5”-總是這樣

 

請閱讀每一個句子,并選擇與你最相符合的,然后畫圈。

我母親尊重我的情感。  1  2  3  4  5

我認為我的母親是稱職的母親。 1  2  3  4  5

我真希望我的母親是另外的人。 1  2  3  4  5

我母親很認可我現(xiàn)在的樣子。   1  2  3  4  5

對我在意的事情,我喜歡聽取我母親的意見。  1  2  3  4  5

我覺得向母親表露自己的情感是沒有用的。    1  2  3  4  5

當我為某事情難過的時候,我母親會看出來。  1  2  3  4  5

與母親討論我的困擾另我感到很羞恥,很愚蠢。1  2  3  4  5

母親對我期望太高。   1  2  3  4  5

我很容易為母親感到難過。  1  2  3  4  5

我有很多不開心,但母親知道的很少。  1  2  3  4  5

當討論事情的時候,母親會很在乎我的觀點。  1  2  3  4  5

我母親信任我的判斷。   1  2  3  4  5

我母親有她自己的煩惱,所以我不會拿自己的煩惱去煩她。1 2 3 4 5

我母親幫助我更好的了解自己。  1  2  3  4  5

我把自己的煩惱告訴我的母親。  1  2  3  4  5

我很生氣我母親。  1  2  3  4  5

我沒有得到母親很多的注意。  1  2  3  4  5

我母親幫我一起討論我的困難。1  2  3  4  5

我母親理解我。 1  2  3  4  5

當我為某事情生氣時,我母親試圖理解我。 1  2  3  4  5

我信任我的母親。 1  2  3  4  5

我母親不了解這些天我都經(jīng)歷了些什么。1  2  3  4  5

當我需要擺脫某事的時候,我母親是可以依靠的。1  2  3  4  5

如果我母親知道了有事情困擾我,她會詢問我詳細情況的。 1 2 3 4 5

 

 

請閱讀每一個句子,并選擇與你最相符合的,然后畫圈。

我父親尊重我的情感。 1  2  3  4  5

我認為我的父親是稱職的父親。  1  2  3  4  5

我真希望我的父親是另外的人。  1  2  3  4  5

我父親很認可我現(xiàn)在的樣子。  1  2  3  4  5

對我在意的事情,我喜歡聽取我父親的意見。  1  2  3  4  5

我覺得向父親表露自己的情感是沒有用的。   1  2  3  4  5

當我為某事情難過的時候,我父親會看出來。  1  2  3  4  5

與父親討論我的困擾另我感到很羞恥,很愚蠢。1  2  3  4  5

父親對我期望太高。  1  2  3  4  5

我很容易為父親感到難過。 1  2  3  4  5

我有很多不開心,但父親知道的很少。  1  2  3  4  5

當討論事情的時候,父親會很在乎我的觀點。  1  2  3  4  5

我父親信任我的判斷。  1  2  3  4  5

我父親有他自己的煩惱,所以我不會拿自己的煩惱去煩他。1 2 3 4 5

我父親幫助我更好的了解自己。 1  2  3  4  5

我把自己的煩惱告訴我的父親。 1  2  3  4  5

我很生氣我父親。 1  2  3  4  5

我沒有得到父親很多的注意。 1  2  3  4  5

我父親幫我一起討論我的困難。1  2  3  4  5

我父親理解我。1  2  3  4  5

當我為某事情生氣時,我父親試圖理解我。 1  2  3  4  5

我信任我的父親。 1  2  3  4  5

我父親不了解這些天我都經(jīng)歷了些什么。 1  2  3  4  5

當我需要擺脫某事的時候,我父親是可以依靠的。  1  2  3  4  5

如果我父親知道了有事情困擾我,他會詢問我詳細情況的。1 2 3 4 5

 


 

這部分是關于你對你的親密朋友的感情。請閱讀每一個句子,并選擇與你最相符合的,然后畫”。


根本不是這樣

很少

是這樣

有時是這樣

經(jīng)常是這樣

總是這樣

我喜歡在我看重的問題上聽取我朋友的觀點

1

2

3

4

5

當我因某事感到難過的時候,我的朋友能看出來

1

2

3

4

5

當我們討論事情時,我的朋友能重視我的觀點

1

2

3

4

5

與朋友討論我的苦惱,會讓我感到羞恥和愚蠢

1

2

3

4

5

我希望我的朋友不是這個樣子

1

2

3

4

5

我的朋友理解我

1

2

3

4

5

我的朋友鼓勵我探討我的困難

1

2

3

4

5

我的朋友接納我這個樣子

1

2

3

4

5

我感到需要經(jīng)常與我的朋友保持聯(lián)系

1

2

3

4

5

我的朋友不理解我這些天都經(jīng)歷了什么

1

2

3

4

5

當與我的朋友在一起時,我仍感到自己是孤立的

1

2

3

4

5

我的朋友是我傾訴的對象

1

2

3

4

5

我覺得我的朋友是好的

1

2

3

4

5

我的朋友不容易與人溝通

1

2

3

4

5

當我對某事情生氣的時候,我的朋友嘗試理解我

1

2

3

4

5

我的朋友幫助我更好的理解我自己

1

2

3

4

5

我的朋友很關注我怎么樣了

1

2

3

4

5

我對我的朋友感到生氣

1

2

3

4

5

當我需要擺脫某事情的時候,我能依靠我的朋友

1

2

3

4

5

我信任我的朋友

1

2

3

4

5

我的朋友尊重我的感情

1

2

3

4

5

我的不痛快比我朋友所知道的要多

1

2

3

4

5

好像我的朋友能毫無緣由的激怒我

1

2

3

4

5

我可以把我的麻煩和苦惱告訴我的朋友

1

2

3

4

5

如果我的朋友知道有事情困擾我,他會詢問我詳細情況的。

1

2

3

4

5

 

                       計分方式

 

分量表

直接記分項

反向記分項

父母信任

1,2,4,12,13,20,21,22

3,9

父母溝通

5,7,15,16,19,24,25

6,14

父母疏離

8,10,11,17,18,23

算總分時反向記分

同伴信任

6,8,12,13,14,15,19,20,21

5

同伴溝通

1,2,3,7,16,17,24,25


同伴疏離

4,9,10,11,18,22,23

算總分時反向記分

 

 


同伴關系的發(fā)展

一、同伴關系的概念

同伴關系是人際關系的一種。同伴,是指兒童與之相處的具有相同或相近社會認知能力的人[]。同伴關系是指年齡相同或相近的兒童之間的一種共同活動并相互協(xié)作的關系,或者主要指同齡人之間或心理發(fā)展水平相當?shù)膫€體間交往過程中建立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人際關系[]

美國學者哈吐普(hartup,1989)考察了兒童成長過程中與他人形成的人際關系,并將兒童同伴關系分為兩種:垂直關系和水平關系[]。垂直關系是指比兒童擁有更多知識和權力的父母或教師等成人與兒童之間的關系。比如,成人局與主動地位對孩子提出要求,發(fā)出指令。其性質(zhì)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即成人是總控制的,兒童是服從的。這種功能的主要作用是保證兒童的安全和其他方面的保護。水平關系是指兒童和與他具有相同社會權力的同伴之間的關系。在兒童游戲的過程中,一個扮演爸爸,一個扮演媽媽;一個做飯,一個工作??梢陨塘客娴膬?nèi)容和玩的時間,也可以交換角色。在這種水平的交往關系中,幼兒技能能夠得到相應的提高,并且提供了交流的機會。

垂直關系和水平關系的不同就在于活動的控制者的不同。垂直游戲中,成人是“權威”,兒童是“服從”的一方;在水平關系中更傾向于“平等”的關系,兒童有更大的自主權,相比垂直關系,水平關系對兒童的影響更為強烈、持久。

二、同伴關系的功能

(一)同伴交往有利于促進幼兒自我概念的形成

同伴交往為幼兒自我評價提供了有效的對照標準。兒童自我概念的形成是兒童與社會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過程, 是一個逐漸內(nèi)化的過程, 是從他人評價逐步過渡到自我評價的過程[]。同伴即可以提供幼兒有關自我的信息,又可以作為兒童與他人比較的對象。幼兒在于其他兒童交往的過程中逐漸認識自己在同伴中的形象和地位。在與同伴互動的過程中,幼兒確定自己相對于同齡伙伴角色和地位,并在平等的環(huán)境中認識到領導者與追隨者的角色,這樣可以幫助兒童去自我中心,從而有利于自我概念的形成和人格的發(fā)展。

信息擴充:同伴成了依戀對象

  20世紀40年代,安娜·費洛伊德和丹恩對6名德籍猶太孤兒進行了一項研究。這6名孤兒的父母在他們出生不久后都死在了納粹的毒氣室里。他們在一個集中營里共同生活了幾年,在此期間失去了成年人的直接聯(lián)系。二戰(zhàn)結(jié)束后,他們被帶到英格蘭一個鄉(xiāng)村里,在這里他們受到了人們的照顧,知道他們能適應新的環(huán)境。對他們的觀察表明,他們彼此之間的內(nèi)部關系非常親密,一旦被分離片刻就會表現(xiàn)出不安。而且他們彼此的接觸也很親切,自由共享,并且相互慰籍和幫助。同時他們也具有很多焦慮的癥狀,包括經(jīng)常吸吮指頭、煩躁不安、幼稚的游戲以及對護理人員的間歇性攻擊,同時也伴隨著對同伴的完全依賴。當這些孩子與成年人建立起信賴關系后,他們的游戲能力、言語能力和探索能力也得到飛速的發(fā)展。

 (二)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幼兒在于同伴交往的過程中學習如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保持友誼和解決沖突,如何堅持個人的主張或放棄自己的意見,怎樣處理敵意和專橫,怎樣對待合作和競爭,怎樣處理個人和團體的關系。在幼兒與同伴的接觸過程中,不同的兒童會給幼兒帶來不同的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的基礎,他們在共同的活動中也會做出各不相同的具體表現(xiàn)。同伴交往可以為兒童提供分享知識經(jīng)驗、相互模仿、學習的重要機會。在實際的交往中,兒童逐漸的認識到他人的特征以及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學會與其他人共同參與活動,學會如何相互作用和如何處理與他人的矛盾,學會如何堅持自己的主張或放棄自己的意見。

同伴關系不良對兒童進入學校以后的適應會有不良的影響。目前, 在中小學生中普遍存在一種適應障礙———學校適應困難。有一些學生不愿意上學, 經(jīng)常逃學, 有一些學生甚至產(chǎn)生嚴重的學校恐懼癥, 拒絕上學, 有的因此在家里一呆就是半年、一年, 甚至永久性輟學。不適應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同伴關系不良, 在學校里沒人理睬, 甚至被欺負, 由此產(chǎn)生孤獨、恐懼、焦慮心理, 帶來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

(三)同伴交往能夠滿足兒童情感的需要

同伴可以滿足幼兒歸屬和愛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這是人類最基本需要。幼兒這種需要的滿足更多的從一般的同伴集體中獲得。兒童被同伴接納,受到同伴的贊許或尊重,從而產(chǎn)生心理上的滿足,有利于兒童的發(fā)展。比如在不熟悉的環(huán)境或有威脅的環(huán)境中,或由于父母不在身邊而無法得到撫慰時,同伴提供了一定的感情支持。為此,幼兒可以從同伴交往中得到宣泄、寬慰、同情和理解,因他們在感情上得到同伴的支持而產(chǎn)生安全和責任感,他們相互幫助克服情緒上和心理上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從而獲得良好的情感發(fā)展。

在一項名為同齡養(yǎng)育的特殊試驗中,研究者將恒河猴幼體分群進行養(yǎng)育,并將其與母猴隔離,然后對幼猴的行為進行觀察。當研究者讓實驗中的幼猴在親密的同伴(幼猴養(yǎng)育過程中經(jīng)常親近的伙伴)、熟悉的同伴及陌生的同伴之間進行選擇時,發(fā)現(xiàn)幼猴與親密的同伴在一起的時間最多。這里最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親密的同伴在實驗中扮演了安全感的提供者的角色,在減輕幼猴的不安全感勝于其他伙伴。

(四)同伴交往可以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人格

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在一百多年前就曾經(jīng)說過, 被人認可是人性中最深切的稟賦。這句名言說明了人類的一個共同的心理傾向, 即希望被同類同伴的社會交往、共同游戲等活動要求兒童遵守規(guī)則、承擔責任、服從權威、完成任務、要求善于予以協(xié)助和引導,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是家長不可輕視,更不可推卸的責任。他人的評價包括家長、教師及其他成年人, 當然很大一部分來自同齡人。兒童正是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 逐漸確立了自我, 而自我的發(fā)展又促進了兒童良好人格的發(fā)展。

(五)同伴交往可以促進兒童心理理論的發(fā)展

兒童心理理論的研究已成為20年來發(fā)展心理學的一個研究熱點。心理理論是指個體憑借一定的知識系統(tǒng)對他人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推測,并據(jù)此對他人的行為作出因果性的預測和解釋的能力[]。國內(nèi)的研究[]也證明,5~11.5歲兒童通過相互交往可以促進其認知水平的提高。其主要原因在于, 兒童在相互作用時, 會產(chǎn)生動作或觀點的不同, 從而引起爭論, 形成認知沖突, 最終導致認知結(jié)構(gòu)的改變。

三、幼兒同伴關系的發(fā)展及其特點

(一)幼兒同伴交往發(fā)展的年齡特點

1.嬰兒期(2歲以前)

大量的觀察研究證實,兒童早期(0~2歲)同伴交往的發(fā)展以一種固定的程序展開。在這一階段嬰兒還處于認識外界事物的最初階段。最初的行為是注視和觸摸,這大約在嬰兒3個月的時候。把嬰兒成對的放在育嬰箱里,他們在3~4個月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觀察和模仿對方的現(xiàn)象。在6個月的時候幼兒就會對同伴微笑,向同伴發(fā)出“呀呀”的聲音。1歲時,同伴相互作用中出現(xiàn)了較多的交流行為,如微笑、打手勢、模仿等相互影響交流的行為。隨著身體運動能力和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在1~2歲時,兒童的同伴交往變的越來越復雜。協(xié)調(diào)的雙向交流變的更為常見,而且絕大多說是相互之間的模仿。1~2歲嬰兒游戲中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兒童相互模仿對方的動作,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模式化的社會交往動作[]。

兒童在這一階段的同伴關系的發(fā)展可分為五個發(fā)展階段

第一階段:“客體中心階段”。這時的兒童更多的把注意力集中在玩具或具體物品上而忽視對方的存在和要求。6~8個月的兒童通常互不理睬,只有短暫的接觸,如朝同伴看、笑笑或抓抓等的動作,但這也是更多的把對方當做活動的物體或玩具來看。

第二階段:“簡單交往階段”。這時的兒童能對同伴的社交行為作出反應,會經(jīng)常企圖去控制另一個嬰兒的行為。馬薩提和帕尼(Musatti & Panni,1981)觀察了一個日托中心內(nèi)6名12~18個月相互熟悉的嬰兒社會交往行為,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該時期的兒童在進行獨立活動的同事,通過對環(huán)境的留意來獲取對同伴的信息,并且和模仿同伴的行為,開始了直接的相互接觸和影響,從而使同伴的交往進程帶入到簡單的社會交往階段。

研究者在對這一時期兒童的交往行為進行分析時,引入了“社交指向行為”的這一指標?!吧缃恢赶蛐袨椤奔粗笅雰阂庠谥赶蛲榈母鞣N具體行為,嬰兒在發(fā)生這些行為時,總是伴隨著對同伴的注意,也總能得到同伴的反應。具體如微笑或大笑、發(fā)聲或說話(如聽到同伴哭,自己也跟著哭,而同伴會更大聲的哭)、給或拿玩具、身體的撫摸或輕拍或推拉以及較大的動作(走到同伴旁邊,然后跑開)、玩與同伴相同或類似的玩具等。這種行為的目的在于引起同伴的注意,與同伴取得聯(lián)系。這階段的兒童就是通過這種交往行為積極的找尋自己的同伴的,同時也對同伴的行為作出反應,進而相互影響[]

第三階段:“互補性交往階段”。這時的兒童出現(xiàn)了更多更復雜的社交行為,相互間的模仿已較為普遍,嬰兒不僅能較好的控制自己的行動,還可以與同伴開展需要合作的游戲,表現(xiàn)出相互影響的時間增長、內(nèi)容和形式也更為復雜的互補或互動的角色關系,如“追趕者”和“逃跑者”、“給予者”和“接受者”游戲的大量出現(xiàn)。

雖然同伴對嬰兒來說是一種有趣的,可以帶來快樂的社會現(xiàn)象,但是,對這一時期的嬰兒來說最主要的社會關系還是依戀,即父母建立的情感聯(lián)接,尤其重要的母子關系。同時依戀關系對同伴關系發(fā)揮著重要的影響[]。嬰兒與同伴最初的互動方式,是在和母親建立的互動方式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

2.幼兒期

從整體來看, 從小班到大班,幼兒的同伴關系發(fā)展有不同的特點。 我們應根據(jù)不同幼兒同伴關系發(fā)展的特點,確定幼兒交往能力培養(yǎng)的目標[]。

(1)小班幼兒同伴關系的特點

小班幼兒的同伴關系處于混沌期,其同伴交往具有隨機性和情境性特點。在這一時期幼兒年齡小,分辨是非的能力差,他們不善于用身體語言表現(xiàn)自信和友好,有時為了引起小伙伴的反感,讓人不愿和他交朋友。一旦別人“侵犯”了自己的利益,馬上采取與別人終止游戲的做法,往往使交往不能正常進行下去。 不能主動與同伴建立穩(wěn)定的聯(lián)系,兩兩之間固定的互選朋友的人數(shù)還不多,大多數(shù)幼兒對同伴未產(chǎn)生明確的偏好,因此在小班處于不同類型同伴地位的幼兒的社會偏好不存在明顯的差距,受忽視型幼兒的人數(shù)比中、大班多。雖說在小班具有穩(wěn)定互選朋友的幼兒還不多,但是小班幼兒已有簡單的交往。 由于個別幼兒的交往面比較廣,因此小班幼兒社會影響力的差距較大。 小班幼兒喜歡具有友好交往態(tài)度的同伴,小班幼兒在交往中常常會發(fā)生沖突,但是發(fā)生沖突的原因比較簡單。沖突持續(xù)的時間也比較短暫, 這主要和幼兒缺乏交往的方法和手段有關。如果沒有外界的強化,幼兒不會在交往中對同伴產(chǎn)生深刻的不良印象。

(2)中班幼兒同伴關系的特點

     中班幼兒的同伴關系處于分化期,其同伴交往具有探索性和沖突性特點。 中班幼兒能主動與同伴建立關系,并且能不斷嘗試與不同的同伴建立關系,對同伴已經(jīng)有了明顯的喜惡,因此在中班處于不同類型同伴地位的幼兒之間的社會偏好差距突然增大, 受忽視型的幼兒人數(shù)減少, 受歡迎型和受拒絕型幼兒的人數(shù)增多。中班幼兒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起穩(wěn)定的朋友關系, 兩兩之間的互選朋友數(shù)開始比小班增多,大多數(shù)幼兒都能進行交往, 不同幼兒兒間社會影響力的差距明顯縮小。 幼兒選擇同伴的標準越來越明確,喜歡同伴的理由是他(她)能陪伴自己一起活動,即一起玩、一起坐、一起吃飯等,而不喜歡同伴的理由往往是那些消極的交往行為。中班幼兒的交往沖突明顯增多, 同伴地位的分化也很明顯。從不喜歡同伴的理由來看,中班幼兒的沖突性質(zhì)發(fā)生了變化,往往與自尊相關, 如幼兒不喜歡同伴批評自己, 不喜歡被有意和當眾欺負, 而不再像小班幼兒那樣, 拒絕同伴是因為對方不滿足自己對物的需要, 沖突的特點從“以物為中心”轉(zhuǎn)化為“以人為中心”。

(3)大班幼兒同伴關系的點

大班幼兒相對小班而言語能力,肢體語言發(fā)展得相對較好,他們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道德品質(zhì),很多事情他們已經(jīng)可以分辨出是對還是錯了。此時的幼兒模仿能力很強,他們會模仿老師、家長或者其他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教育的影響和社會交往經(jīng)驗的逐漸積累,兒童的合作逐漸發(fā)展,表現(xiàn)為合作認知、合作情感、合作技能和合作行為等各方面水平的提高。在合作認知方面,幼兒的認知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提高,其對合作本質(zhì)特征的認識也不斷深入和明確化。5—6歲是幼兒合作本質(zhì)認知迅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時期。雖然總體而言兒童的合作隨年齡增長而增強,但它并不是以一種均勻的速度向前發(fā)展的。

總之,在整個兒童期,同伴之間相互交往作用的基本趨勢是從最初的簡單的、零零散散的相互作用逐漸發(fā)展到各種復雜的、互惠性的相互作用。

(二)性別特點

在性別方面,兒童同伴關系的發(fā)展存在一定差異。Bonaeich(1972)、Dawes MeTaVish&sh砍lee(1977)發(fā)現(xiàn)女性更具合作性,而BrownKrtlse&Hummels(2993)、sell&wilson(1992)發(fā)現(xiàn)男性更具合作性,耐特等人(知ight,1989;strein,1986)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在競爭和合作的價值認知上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在相對的資源分配(合作與競爭)中,女孩更經(jīng)常地傾向于選擇合作,而男孩則更傾向于選擇彼此競爭。國內(nèi)有研究也證明幼兒同伴交往的過程中存在偏好性,幼兒更傾向于與同性別的幼兒進行交往[]。在同伴交往方式上,男女兒童間也存在著明顯差異,女孩更善于通過彼此間言語的交流、溝通和協(xié)商,而男孩間則更多的是通過身體的動作來實現(xiàn)的,言語交流相對較少。女孩從朋友那里所期望的比男孩多,并且她們與朋友之間的依戀和親密度也更高。其他研究表明,對女孩而言,青少年期主要的任務是建立和維持關系,發(fā)展親密關系,而男孩主要關心的是獨立。男孩看重的是自我張揚、邏輯性及義務;女孩看重的是關懷、責任及人際關系,即女孩有“不同的世界”[]。

四、早期同伴關系的類型

(一)同伴關系的測量

對同伴關系之間或簡單或復雜的同伴關系的測量,目前心理學界使用的方法技術主要是:

   1.觀察法,即對自然狀態(tài)下的兒童的同伴關系進行觀察研究的方法。實踐和研究成果都表明,通過觀察技術可感受到同伴關系之間的不通過密切程度的關系,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群體中同伴接納性的差異。但這種方法比較費時,且常帶有直覺性、主觀性而影響其成果的科學性,因此這種方法很少使用。

   2.社會(社交)測量技術,即要求兒童自己主觀來評價對同伴的喜歡程度的方法。這是一種自我報告式的同伴關系評價技術。主要包括:

(1)同伴提名法,是指在兒童某一社會群體,如幼兒園一個班中,讓每個兒童根據(jù)所給定的名單或照片進行限定提名,一般是讓每個兒童說出自己最喜歡或最不喜歡的同伴。如“你最(不)喜歡和誰玩”等問題,然后根據(jù)從每個兒童處獲得的正負提名的數(shù)量多少,但可能因測量關系特點進行分類。

(2)同伴評定發(fā),即要求每個兒童根據(jù)具體化的量表對群體內(nèi)的其他所有同伴進行評定,如“你喜歡不喜歡與XXX玩?”并給出喜歡、不喜歡的評定等級,如喜歡、很喜歡、一般、不喜歡、很不喜歡等級別。

(3)量表評定法要求兒童根據(jù)具體化的量表對同伴群體中其他成員進行評定。如給被試一個同班同性別同學的名單,讓他們在一個五點量表上表明他們對每個同學的喜愛程度,由同班同性別同學給予每個人的平均分數(shù)轉(zhuǎn)化為標準分數(shù),即為這個人的同伴接納度。陳欣銀等采用這一“標準化”程序,考查了中國兒童同伴關系的類型及其行為特征,表明:受歡迎兒童具有較強的社會能力和積極的行為品質(zhì);被拒絕兒童傾向具有攻擊性、破壞勝和學習困難;此外,被忽視兒童容易表現(xiàn)羞怯和焦慮行為,缺乏同伴間的親密感,而有爭議的兒童則具有積極和消極行為品質(zhì)的“兩重性”。

(二)同伴關系的類型及特征

根據(jù)龐麗娟對幼兒同伴交往的種類分析,將同伴關系分為四種類型:受歡迎型兒童、被拒絕兒童、被忽視幼兒和一般幼兒[]。后來在不斷的發(fā)展過程中,一般把兒童分為五類:1、受歡迎兒童:指那些獲得許多同伴積極提名或評定的兒童;2、被拒絕兒童:指那些獲得許多同伴消極提名或評定的兒童;3、被忽視的兒童:指那些被很少提名(包括積極和消極的提名)的兒童;4、一般的兒童:指那些在同伴提名中沒有獲得極端的等級(最喜歡或最不喜歡)的兒童,他們的同伴接納程度處于一般情況的狀態(tài);5、矛盾的兒童:指那些被某些同伴積極之提名或評定,同時又被另一些同伴消極提名或評定的兒童。

根據(jù)以上研究,受歡迎型、被拒絕型、被忽視型是被研究比較多的,他們在行為、認知和情感三方面都表現(xiàn)出自己的特征。秦金亮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學前階段的六類兒童的主要表現(xiàn)特征有:

1.受歡迎型幼兒:長相好,衛(wèi)生潔凈;行為表現(xiàn)最為積極、友好,消極行為很少;能力強,性格外向、情緒偷快、活潑開朗;喜歡交往、且善于交往,在交往中積極主動性強;對自己社交地位能正確評價,對沒有同伴共玩感到難過。

2.被拒絕幼兒:體質(zhì)強、力氣大;行為表現(xiàn)最為消極、不友好,積極行為很少;能力較強,聰明、會玩,但性格很外向、脾氣急、大,易沖動、過于活潑好動;喜歡交往,在交往中積極主動,但是很不善于交往;對自己社交地位缺乏正確評價,過高估計,對沒有朋友共玩不太在乎。

3.被忽視幼兒:體質(zhì)弱、力氣小、能力較差;積極行為與消極行為均較少,性格內(nèi)向、慢性、好靜、不太愉快、活潑、膽小、不愛說話、不愛交往,在交往中缺乏積極主動性,且不善于交往;有較重的孤獨感,對沒有同伴共玩感到比較難過與不安。

目前龐麗娟曾經(jīng)用現(xiàn)場提名法將幼兒同伴交往劃分為四種類型:受歡迎型、被拒絕型、被忽視型和一般型,并結(jié)合問卷評定法和訪談法進一步探討了不同類型兒童的行為特征。束從敏曾采用同伴提名法將幼兒的同伴關系劃分為三種類型:受歡迎型、受排斥型和受忽略型,在此基礎上采用同伴評定法和對帶班老師和幼兒家長進行問卷調(diào)查,揭示了幼兒同伴關系中社會偏愛、社會拒斥的原因以及影響幼兒社交地位的因素。陳欣銀將正提名和負提名相結(jié)合,提出“兩維五組”模型。兩維是指同伴關系類型主要經(jīng)社會選擇和社會影響兩個維度變化;五組指五種不同類型的同伴關系:受歡迎兒童、被拒絕兒童、被忽視兒童、有爭議的兒童和普通兒童。

同伴關系研究的熱點—友誼

兒童的同伴關系是一個多層次、多側(cè)面、多水平的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而友誼則是同伴關系中一個重要層面,它是指兒童之間相互親近的特殊關系。早期關于友誼的研究致力于兒童友誼觀的界定、友誼的一般特點及發(fā)展趨勢等。目前對兒童友誼關系和友誼特性的認知及其發(fā)展特點和規(guī)律的認知成為友誼研究的新趨勢。兒童對友誼關系的認知發(fā)展既包括對友誼概念理解的發(fā)展變化,又包括對際關系的有關道德規(guī)范的認知。

五、同伴關系的影響因素

(一)外表
     在嬰兒期,兒童就開始顯示出對身體外部特征,特別是面部特征的偏好。伊斯等人對3~5歲幼兒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到5歲時,“漂亮”的幼兒的確具有許多人們所期望的優(yōu)秀品質(zhì),而“不漂亮”的幼兒則表現(xiàn)出更多的攻擊性行為。對于年幼兒童來說,外表是影響同伴交往的一個明顯因素。研究發(fā)現(xiàn),3-5歲的孩子就能區(qū)別漂亮和不漂亮的孩子,并且他們對身體特點的判斷基礎與成人相同。幼兒園的孩子更喜歡和那些長得漂亮、穿戴漂亮、干凈整齊的孩子玩。還有研究發(fā)現(xiàn),漂亮對于女孩的同伴接納中比對于男孩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二)社交技能
     幼兒在與同伴交往中的社會行為是影響同伴接納程度的重要原因。從對不同類型的男孩的同伴關系研究表明,受歡迎的男孩的親社會行為較多,而攻擊性行為較少,他們幫助建立群體的準則和規(guī)范;被排斥的男孩令人回避的、攻擊性的、過度活躍的;被忽視的男孩則較少攻擊性、少言寡語、較為退縮??梢?,在兒童的同伴交往中,孩子自身對交往的主動性和交往的能力是影響同伴接納性的主要因素。
   (三)幼兒自身因素

在嬰兒時期,幼兒就表現(xiàn)出對身體外部特征的偏好。童年時期偏好面部有吸引力的個體。實驗研究表明,學前兒童期望有吸引力的同伴成為自己的朋友。兒童對身體吸引力的偏好可能與性別有一定的關系。例如,有吸引力的男孩不一定會得到同伴的肯定和接納,而有吸引力的女孩則比較容易得到同伴的肯定。然而,并非所有兒童都對有身體吸引力的兒童感興趣。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在同伴關系的選擇上更多的不是以個體的外貌,而是以個體的修養(yǎng)和個性品質(zhì)等因素來評價同伴。但是,不可否認,身體有吸引力是被同伴接納的有利因素,幼兒總是對那些看起來身體、相貌較好的兒童賦予積極地內(nèi)在品質(zhì)。

(四)教師因素

教師也是影響幼兒同伴關系的重要因素。一個幼兒在教師心目中的地位如何,會間接地影響同伴關系對這個幼兒的評價。米勒等(miller&gentry,1980)回顧了幾項相關研究后發(fā)現(xiàn),教師對某個幼兒特征和價值的認可程度會通過一種復雜的方式影響到其他學生對這個兒童的接納性。這種復雜的方式包括:

1.教師對兒童本身的影響

教師對兒童本身的社會性發(fā)展有著巨大影響。從幼兒離開家庭的單純作用進入學校之后,教師對幼兒而言就是權威的成人社會的成長。教師采取的班級管理的方式和風格、教師和幼兒的師生關系以及教師對幼兒的期待等都會對幼兒的自我概念、對學校和外界社會的看法以及幼兒的同伴關系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在班級中,一些具有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幼兒,教師往往對其有積極的評價,給予充分的重視。這些幼兒往往有積極地自我概念,而且善于與人交往,與同學關系也比較好。因此,教師對幼兒本身的評價和期待會影響幼兒的自我概念,并進而對幼兒的同伴關系產(chǎn)生影響。

2.教師對幼兒同伴地位的影響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在同伴群體中的評價標準出現(xiàn)之前,教師是影響幼兒最強有教師力的人物。由于在嬰幼兒時期還不夠成熟,幼兒對外界的很多評價都受到教師對其評價的影響,因此同伴對幼兒的評價也會受到教師評價的影響。教師一般比較注重聰明的幼兒,這類幼兒在同伴中的地位一般也比較高。這是通過教師對同伴的影響形成的,并進而影響了同伴對個體的看法。

(五)環(huán)境因素

首先,家庭居住環(huán)境影響兒童的同伴交往。城市居民住宅大多是單元結(jié)構(gòu),獨門獨戶,不像以前大雜院時代鄰里之間關系密切。兒童大多沒有兄弟姐妹,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時間少。這一切都使幼兒在社會化和游戲方面的時間大為減少,同伴交往的機會越來越少。其次,活動材料,特別是玩具,是學前兒童同伴關系的重要的影響因素[]。由于游戲是幼兒同伴互動的主要互動方式,在幼兒期,幼兒之間的交往大多是圍繞玩具發(fā)生的。在沒有玩具,或只有少量小玩具的條件下,幼兒之間經(jīng)常發(fā)生掙搶、攻擊等消極行為。而在有大型玩具,如滑梯、攀登架的條件下,幼兒之間傾向于發(fā)生輪流、分享、合作等積極友好的交往行為。所以,父母和教師應該多為幼兒創(chuàng)造交往的環(huán)境與條件,為幼兒提供一定數(shù)量的玩具等活動材料,鼓勵幼兒之間建立合作、平等積極的交往關系。最后,幼兒園為幼兒提供的游戲環(huán)境也起著一定作用。

 

上述心理測驗相關量表/問卷,僅做介紹用,未必屬于我司心理量表庫范疇,詳詢客服。



-----------------------------------

李守龍心理測評系統(tǒng)自帶量表編輯器,支持80%以上的心理量表/問卷無障礙添加,一勞永逸解決心理老師在使用心理素質(zhì)測評軟件中對個性化心理量表添加的痛楚。


上一篇:心理測試家庭環(huán)境量表中文版

微信
获嘉县| 吕梁市| 高安市| 高淳县| 抚松县| 高阳县| 于田县| 北海市| 静安区| 青铜峡市| 博罗县| 胶州市| 南宫市| 宣汉县| 乌兰浩特市| 长岭县| 剑河县| 淮南市| 贵德县| 南丰县| 台中市| 崇仁县| 延川县| 宜丰县| 麦盖提县| 安吉县| 德格县| 石楼县| 长葛市| 彭山县| 和田市| 杭州市| 永春县| 德阳市| 宜川县| 平罗县| 阿尔山市| 沭阳县| 宝清县| 新乡县| 萍乡市|